AI制造“替身”,人类如何看待生命?-当前信息
时间:2025-07-17 11:47:57来源:科技日报
人工智能(AI)正悄然改写人们对生命长度与记忆边界的认知。在现实世界,AI被用于开发抗衰老疗法、模拟细胞重编程;而在数字世界,它让逝者的声音与影像得以“留存”,甚至能构建持续互动的“数字替身”。

当AI能够“延长生命”“留住回忆”,人们将面对一个全新问题:什么才是生命的终点?在科技赋能下,如何平衡真实的怀念与适度的放手?

在一场祈祷仪式上,AI生成的视频让一位已故亲人“重现人间”。虽然这一画面令人动容,但利用技术克隆人脸和声音的做法令人担忧,其中涉及深刻的伦理与法律问题。图片来源:《印度经济时报》网站

AI能打破寿命极限吗

《大众机械》杂志报道称,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达里奥·阿莫迪认为,强大的AI可将科学发现提速10倍,将50年—100年的生物进展压缩为5年—10年,可治愈大多数疾病,并将人类寿命延长到150岁。他称AI已帮助筛选出多种候选药物,其中一些在动物实验中将寿命延长了25%至50%。AI不仅能预测哪些分子组合最可能延寿,还能针对个体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。

在医学与生物技术领域,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借助AI加速延年益寿的探索步伐。
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称,美国初创公司Retro生物科技与OpenAI合作,开发了一个定制化AI模型,可设计抗衰老蛋白,使普通细胞暂时转化为干细胞,从而实现细胞的“逆龄”生长。该公司已筹资10亿美元,推进3款延寿药物的临床试验,涵盖阿尔茨海默病治疗、脑细胞和血液干细胞重建,力图将人类寿命延长至少10年。

在DNA修复、细胞逆转等前沿方向,AI同样发挥关键作用。AI正在辅助提升DNA自我修复能力、设计个性化延寿疗法,探索将健康寿命延长至百岁以上。

谁为AI版“生命”代言

AI技术在延长生命的同时,数字化的存在形式也在悄然改变人们对生命终结的认知。

如今,死亡不再意味着彻底消失,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、影像资料、语音记录和网络互动,成为一种新的存在形式,某种意义上其仍在延续着生命的痕迹。这虽令人觉得新奇,但也带来了诸多深层问题。比如,一个人去世后,谁拥有他的线上账户?若某个数字克隆体在线上说出或做出这个人生前绝不会说或做的事,该由谁负责?谁应该为AI版本的“生命”承担后果?

澳大利亚《对话》杂志报道称,这个问题已经在世界各地的法院和政府中引发讨论。在美国,几乎所有州都已通过法律,允许数字账户纳入遗嘱继承。在德国,法院裁定Facebook必须允许一位已故用户的家人访问其账户,理由是数字账户应被视为可继承的财产,就像银行账户或房产一样。

与此同时,科技公司还在努力跟上时代变化。大多数平台要求出示死亡证明和法律授权,才允许访问已故者的账户。但这通常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,即逝者在生前已经立下了明确的数字遗嘱。然而现实中,这样的情况极为罕见。在缺乏明确指引的情况下,家属可能被挡在数字世界之外,无法触及那些珍贵的回忆,也可能不得不接管原本并不愿意管理的账号与信息。

这种“空白地带”也为滥用敞开了大门。未经许可的AI深度伪造图像、音频乃至视频可能被随意生成。一个怀有善意的孩子,或许只是想用父母的声音建模来延续情感联系,但也可能有人将逝者的形象用于商业牟利。而无论出发点为何,逝者都无从置喙。

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,自主权与知情同意是核心价值。如果一个人在生前从未明确同意被“数字复活”,那么去世后别人使用其数据便难免陷入伦理争议。缅怀逝者,不应演变为对其形象的操控与挪用。

有一些心理学家担心,这种以数字方式延续的存在可能会妨碍人们真正走出悲伤。特别是在AI化身足够逼真的情况下,它既可能带来慰藉,也可能延迟“放下”的过程。

此外,AI虚拟人物的制作成本高昂。一套完整AI替身服务需数千美元,意味着数字永生可能成为富人的“特权”,带来新的社会不平等。

如何让数字纪念更有温度

在AI不断延展人类记忆边界的今天,人们亟须思考,如何构建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数字纪念文化。

美国“人文主义者”网站报道称,纪念首先应回归真实,而非“重建”。技术不应试图复刻一个人,而应忠实保存其故事、价值观与人生轨迹。一个有温度的数字纪念空间,或许包含亲友的见证、精选的影像与文字,或一份时间轴式的生命档案,呈现逝者对家庭、社会与世界的真实影响。

其次,纪念应是公平且可及的。不应让数字技术成为少数人的特权。如同传统纪念碑属于所有人,数字空间也应避免在阶层、技术或种族之间制造新的鸿沟。

更重要的是,数字纪念应承认“终结”是生命的一部分。不需要让逝者“永远在线”,而是要在有意义的缅怀后学会放手。

AI的加入不应让人们逃避死亡的现实,而应促使人们更用心地思考“如何记得”。在数字世界中缅怀逝者,应该是一次诚实、温柔而克制的告别。让他们被尊重,而非商品化;被怀念,而非操控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AI制造“替身”,人类如何看待生命?-当前信息

    人工智能(AI)正悄然改写人们对生命长度与记忆边界的认知。在现实

  • 68款移动应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-视讯

    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,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《个人

  • 品位生活 智趣中山——湾区创享生活体验季系列主题活动北京收官​ 最新资讯

      近日, 品位生活 智趣中山—— 湾区创享生活体验季

  • 【青春华章·赣劲十足】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征途中熠熠闪光

    Good evening everyone……6月19日晚,在青春华章・‘赣&rsq

  •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“科技+文化”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

    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以下简称文博会)26日

  • 次新股的特点是什么?次新股的优缺点有哪些?

    次新股的特点是什么?上市时间较短:次新股是指上市时间相对较短,介

  • 机器人长得越像人就越聪明吗?丨中新真探

    如果把机器人的智能定义为处理信息、完成任务的能力,那么机器人的

  • 县城豪门是什么梗?县城豪门是什么意思?

    县城豪门 是一个网络流行语,指的是在县城中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

  • 新华会客厅专访|广顺兴董事长赵朋 :如何以“强总部”重构餐饮品牌连锁新生态?

    当传统加盟模式陷入总部与门店的利益拉锯战,连锁餐饮企业如何让加

  •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:推进超高清技术端到端全链条发展

     2025年为‘超高清发展年’,我们将全面推进超高清

  • 高职招“专科”学历教师引争议 学校回应:不是“萝卜坑”

    4月7日,浙江省衢州市人社局发布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公告,

  • 中国科技企业谈应对关税波动: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
    面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不确定性,在海南参加第五届中

  • 铺薄膜可防屋子潮湿吗?房间太过潮湿怎么处理?

    铺薄膜可防屋子潮湿吗?不可行的。防潮的话,多通风,注意空气流通

  • 驻马店开发区关王庙乡: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筑牢安全“防火墙”

    为吸取消防安全事故教训,进一步提升辖区重点单位及九小场所消防安全防

  • 定了!我国载人月球车命名“探索” 载人登月服命名“望宇”

  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,经公开征集评选,近日,中国载人月

  • 大国清香新高度 共创共享汾阳王——2024汾阳王酒业全国经销商大会召开

    大国清香新高度,共创共享汾阳王。1月5日,酒业新年第一会、2024汾

  • 旅游
    •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超1200家 “金融+科技”企业占比近70%

    • 第七届进博会展品陆续抵沪 上海边检部门开启“绿色通道”助力安全快速入境布展

    • 环球头条:邓州市水务集团自来水有限公司:以供水服务之好 打造营商环境之优

    • 当前速读:羽毛球世青赛单项赛:中国选手夺三冠